产业变轨破解“发展方程” 浦口迈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
十年,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,却足以让一方热土脱胎换骨。
见证了经济体量逼近千亿的高光时刻,也经历过主导产业从无到有的涅槃重生,十年间,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,浦口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,调结构、转动能、换思维,用更“精明”的增长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这是一次别无选择的突围。面对区划调整后经济总量、企业数量、产业空间同步锐减的现实,以及不进则退、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格局,背水一战的浦口,必须更新理念,寻找一条后发先至的路径。
这也是一场破茧成蝶的转型。集成电路、高端交通装备两大制造业从零起步,集群效应逐年放大;文旅健康、软件信息两大服务业厚积薄发,带动产业结构调“绿”添“新”。
这更是一段苦尽甘来的旅程。浦口经开区一路高歌猛进,在省级经开区序列独占鳌头;浦口高新区入围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;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建成全国唯一的集群式院士创新基地;珍珠泉、汤泉旅游度假区双双晋升省级。
十年筚路蓝缕,浩荡江河可鉴,浦口正踔厉奋发,昂首阔步迈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。
用产业变轨破解“发展方程”
2012年的浦口区政府工作报告,有这样一段表述——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,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,做大规模、扩大总量。
那一年,浦口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南京11个板块的第六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是攀升至第二。雄心勃勃的浦口当时提出,加快优化产业结构,实现转型发展、创新发展、跨越发展。只用了5年时间,浦口GDP翻番,达到930亿元,总量跃居南京第四,达到历史最高位。也正是2017年,江北新区管理体制调整,服务新区、融入新区成为浦口新的历史使命。
站位国家战略的浦口,如何走好转型之路?发生在区划调整前的两件大事,释放强烈信号:台积电2016年3月确定落户浦口经开区,南京依维柯桥林基地2017年4月建成投产,“芯片上的浦口”和“车轮上的浦口”呼之欲出。
大暑节气,华天科技的智能化车间里凉意阵阵,一枚枚芯片经过数十道工序后顺利下线,被送往世界各地。几公里外,百亿级的芯爱科技高端基板一期项目59天实现封顶,年内有望投产。在丁香路北延段,长晶科技已经拿到施工许可,又一个重量级项目即将动工。
在台积电、华天科技的带动下,纳米级的芯片被做成了大文章。浦口区快速集聚280余家上下游企业,覆盖芯片设计、晶圆制造、封装测试和配套材料全产业链。2021年,浦口集成电路营收接近120亿元,以全市1/4的企业创造了1/3的产值,成为最具辨识度和竞争力的“产业地标”。
与集成电路产业“无中生有”不同,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则上演了一场“移花接木”的好戏。随着南京依维柯从主城搬迁而来,韩泰轮胎、鸿运汽车、志卓电子纷纷布局,90多家关联企业围绕整车制造、新能源、关键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各就各位,去年产业链规上工业产值突破80亿元。
更多好消息正在传来。目前,浦口区正积极推动中车浦镇车辆整厂搬迁。春节后,三方共建的中车城市交通设计研究院签约浦口高新区。就在上个月底,南京依维柯的中型宽体轻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,10月将启动制造验证,预计明年2月整车量产。
产业变轨牵引发展换挡。2021年,浦口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0.5亿元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.17亿元,是2017年的2倍;规上工业总产值353.01亿元,年均增长23.3%,是5年前的2.3倍。
以创新为核赋能“精明增长”
入夜,浦口科创总部大厦依然灯火通明,年轻的软件人才还在埋头写代码。随着今年5月第二家惠普系企业——慧与(中国)有限公司落户南京国际软件质量总部基地,“未来数字谷”的阵容越来越庞大。
“芯”联万物,“数”造世界。十年来,浦口坚持走“创新驱动、内生增长、绿色发展”之路,把一个个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,持续提升产业的“含新量”和“含金量”。
对于陶瓷膜领域国家首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久吾高科来说,2012年值得铭记。那一年,企业的第二代生产线在浦口经开区三桥片区投产,自主研发的膜反应器技术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“十年来,创新始终是久吾高科最强劲的动力。”企业董事长党建兵介绍,国内第一、全球前三市场占有率的背后是,仅2021年,久吾高科投入的研发资金就超过4200万元,占营收总额近8%。
没有专注创新的企业,就没有精明增长的产业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浦口直面“先天不足”,推出一揽子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、改进技术工艺的政策,引导企业攻关“卡脖子”难题,向“高精尖”领域探索。截至去年底,浦口进入独角兽、瞪羚序列的企业已达38家次,新增“专精特新”企业6家,高新技术企业总数5年增长近6倍。
与主城区相比,浦口的科教资源不占优势,产学研良性循环,需要体制机制上的创新。
在浦口经开区,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组建清研华科研究院,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共性痛点靶向发力,两年多来已孵化引进34家企业;在浦口高新区,重庆大学南京研究院已有成果落地,首批3家入孵企业去年底完成签约;在南京国家农创园,集群式院士创新基地集聚近10个院士团队,为乡村振兴插上“科技的翅膀”。
为创新护航,浦口十年如一日。最近,浦口区又重磅发布“支持创新16条措施”,从科创企业到平台载体,从成果转化到生态培育,通过政策加码精准解决企业和人才的“急难愁盼”。
让最优环境释放“黄金价值”
去年完成天使轮融资的纵深视觉,是浦口高新区一匹专注于裸眼3D显示技术研发的“黑马”。这轮千万级融资,高新区不仅帮企业和资本牵线搭桥,母基金也参与了跟投。纵深视觉负责人每次说起这事都会感慨:“园区的一站式金牌服务,让我们的专利优势有更大发挥空间。”
新一轮区域竞争,不再是单纯比拼区位条件、优惠政策和要素供给,更要看有没有吸引高端要素的发展环境。经济体量小、创新底子薄的浦口,如何在这条赛道上先拔头筹?浦口高新区的“金牌服务”体系给出了答案。
“金牌代办员”主动接单,帮企业跑腿;“金牌管家”牵头业务部门,构建 “大服务”格局;“金牌服务超市”引入中介机构,专业需求一键解决……“用服务金牌换发展金牌。”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去年园区又推出“金牌服务员”,由领导班子成员直接对接企业,“面对面”拉近距离,“点对点”解决问题。
服务企业,不光是园区的事。浦口区行政审批局围绕工程项目审批堵点,接连推出“交地即发证”“拿地即开工”“竣工即交付”改革,让项目早建设早投产。浦口区市场监管局打造“质量小站”,把服务资源送到离企业最近的地方。浦口区人社局定期梳理企业用工需求,向全国100多所高校广发“英雄帖”。在浦口,企业的每一个诉求都不会石沉大海。
强调为企服务软实力,并不意味可以忽略基础配套的硬支撑。十年间,浦口两大经济主战场,早就在城市化进程中脱胎换骨。
看浦口高新区科工园板块,过去的城乡接合部高端载体和品质住宅鳞次栉比,金陵中学、游府西街小学等主城名校跨江而来。看浦口经开区所在的桥林新城,滩涂江岸上地铁疾驰,集成电路设计大厦已经进入内装阶段,丝兰湖、琼花湖人才公寓陆续交付,“产城港”融合的魅力滨江就在眼前。
浦口最独特的环境优势,始终是江北新区和自贸区南京片区。今年,随着江北地区的一体化融合提速,置身国家战略交汇点,站在南京开放最前沿的浦口,产业进阶后劲十足,必将拉出一道更高、更快、更强的“大阳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