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下惠是谁?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
柳下惠是谁?
柳下惠,春秋时期人,本名展获,字子季,谥号惠,因为封地在柳下,所以后人称其为“柳下惠”。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
说起柳下惠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他“坐怀不乱”的故事,但他的成就并不仅限于这一个故事,在品德上他是遵循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,孔子评价他是“被遗落的贤人”,孟子尊称他为“和圣”,可见古代贤人对他评价之高。
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,父亲是鲁大夫展无骇,曾做过法官,坚持“以直道事人”,生性耿直,容易得罪权贵,所以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,多次被撤官。个人性格上坚持随遇而安,与世无求的人生态度。不以不能侍奉君王为耻,也不因为自己的官职小觉得卑下。柳下惠退居柳下后,招生办学,传授文化,深受百姓们的爱戴。
柳下惠死后葬在汶水北边,他的墓一直受到人们的保护,秦国伐齐国的时候,经过柳下惠的墓地,秦军下令:又去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内砍柴的人,杀无赦。可见柳下惠在当时各诸侯国的影响力有多大,即使国家处于战乱也不能影响各国对于他的尊敬。
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
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: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,柳下惠宿于城门,遇到一无家女子,柳下惠恐她冻死,叫她坐在怀里,解开外衣把她裹紧,同坐了一夜,并没发生非礼行为。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“坐怀不乱”的正人君子。典故出自诗经。
《诗经》,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《南陔》、《白华》、《华黍》、《由庚》、《崇丘》、《由仪》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